欢迎来到保靖县文旅云平台!
当前位置:特色文化>酉戏
酉戏
来源:湘西自治州保靖县门户网站发布时间:Tue Aug 31 10:31:07 GMT+08:00 2021浏览量:373

微信截图_20210831102654.png


“酉戏”—— 保靖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。是一门兼具民间和古典品性的综合性艺术,民国30年(1941年)至解放初在保靖县盛行,曾一度风靡酉水流域。文革以后,特别是改革开放来,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,该戏受到严重冲击,其生存空间逐渐萎缩(目前仅迁陵、普戎等少数乡镇尚存“酉戏”戏班)。鉴于此,县非遗中心深入调查、认真挖掘,已于2007年7月将其申报为州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。


一、历史沿革


“酉戏”(俗称“灯儿戏”),顾名思义,是酉水流域产生、流传的地方戏曲,于民国三十年(1941年)前后形成剧种并盛行。当时出于抗战救国需要,保靖县党部要员左伯乐等人在迁陵镇发起、组织了“酉剧时代剧团”,以此大肆开展抗日救亡演出活动。之后,在党分部的推动下,由迁陵等几个酉水流域乡镇逐渐向保靖内地的普戎、水银、阳朝、涂乍(包括现古丈县的白溪关)等乡镇流传,并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。其剧目有《山伯访友》、《五姑娘》、《安安送米》、《姜女下池》、《老虎案》等30余部。其中《老虎案》后来被选入《中国歌谣集成湖南卷》。


二、主要内容及其表现形式


“酉戏”剧目一般取材于民间传说、神话故事、历史故事以及当地新生事物、地域见闻、生活趣事和古典传统折子戏等,通常以“文戏”为主,如《山伯访友》、《五姑娘》、《安安送米》、《姜女下池》等。其唱词采用“三棒鼓”的“五五七五”句式,四句押韵,通俗易懂。如传统折子戏《山伯访友》中山伯唱词:“每日坐书房,心中闷得慌,灯下苦读习文章,何时把名扬?”等。其唱腔朴实简练,分“生、旦角唱腔”和“丑角唱腔”两种,是由民间灯调《十绣》和曲艺“三棒鼓”的曲调演变而来,调式常以民族商调式为主,音域不宽,一般在g—a1间回旋,两者均注重因字行腔。“生、旦角唱腔”平和婉转、行腔自如;“丑角唱腔”节奏明快,诙谐幽默。


“酉戏”的表演沿用了“木偶戏”的表演形式,不受时间、空间、人物、内容的局限。其表演有韵白(即人物出场时的表白)、诗白(即人物坐台时道白)、唱词(即人物表演时所唱的内容)和动作套路(即击乐时演员的舞台调度)等规定。表演简练,可随时随地表演。其演出服装可用生活便装,不一定要固定戏装。出场人物少,5至8人就可搭班唱戏,故称它为“家庭戏班”。其特点: 一是人物少。角色一般为生、旦、丑角。二是音乐简练。常以“生、旦角唱腔”和“丑角唱腔”两种腔调转换。行腔自如不受限制,注重因字行腔。伴奏乐器主要是胡琴和打击乐。三是服装简单。演出服装可用生活装(即便装),不一定要固定戏装。四是演唱素材广泛。剧目一般取材于民间传说、神话故事、历史故事以及古典传统折子戏。五是语言通俗。道白一般以方言为主,注重通俗易懂和语言的趣味性。


三、重要价值


“酉戏”有其重要价值,慨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一是历史价值。“酉戏”的演变过程记录了土家族戏曲历史文化发展的足迹。其剧目内容大多数反映了土家族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反对封建礼教、崇尚文明自由、追求美好生活的历史风貌。二是原生态文学价值。其唱词简练、通俗易懂;道白语言直观,朗朗上口。演出内容常以神话传说、风物、民性、地域见闻、生活趣事等为主,比喻生动,人物形象鲜明,故事结构严谨。三是艺术价值。“酉戏”的演唱既有数板,又有唱腔,数唱结合别有一番地方风味。其中含有大量土家族特有音乐元素,对研究土家族戏曲、音乐、曲艺提供了重要的史料素材,是传承土家族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。四是社会价值。“酉戏”源于人们的社会生活,是用独特的形式展示本民族人民的社会生产、生活习俗和精神风貌,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社会价值。

猜你喜欢